出版日期:2011-10-31

探究智慧電視時代下,台灣電視品牌深耕中國大陸之可行性

簡介

台灣目前的思維還是停留在ODM,現有廠商打品牌不可能的最大因素在於這些廠商都是以Cost為導向,但品牌是Brand-Market Team導向,台灣在發展品牌時並沒有像Samsung及LG組成品牌戰略團隊投入30~40人,Samsung集團規定所有下屬公司在海外市場使用Samsung品牌時都須獲得「集團品牌委員會」許可,設立每年預算高達1億美元的集團共同品牌營銷基金,以有效推進公司的品牌戰略。

放在同一個天秤上,觀看台灣及Samsung同樣都是製造業出身,體質相同,即使在民族意識及國家文化不同的情況下無法完全仿效,但打品牌的精神是值得台灣廠商及政府學習的對象,推展品牌需砸下重大行銷費用是必經之路,但跨越了這座高山後,台灣才有機會提高產品的利潤,改善低毛利、低主導性的劣勢,走出以中間財為主的出口產品。

訂購單下載

宣傳推廣

新聞稿

固態電池商業化加速,硫化物電解質路線最受關注

固態電池因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被視為「夢想電池」,近年隨著技術突破與產業化進展,這種 [...]

預估Blackwell將占2025年NVIDIA高階GPU出貨逾80%,液冷散熱滲透率續攀升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近期整體server市場轉趨平穩,ODM均聚焦AI se [...]

品牌加速佈局牽動折疊手機市占變化,2026年蘋果入局可能刺激市場爆發

根據TrendForce最新預估,2025年折疊手機出貨量將達1,980萬支,滲透率約1. [...]

H20出口解禁助益釋放需求動能,預估中國外購AI晶片比例回升至49%

TrendForce表示,美國政府有望允許NVIDIA恢復對中國市場銷售H20 GPU,政 [...]

Robotaxi布局深化,Tesla成美國市場擴大關鍵、中國廠商成本迅速下降

Tesla正在美國德州測試其自駕計程車(Robotaxi)技術,並有意拓展服務至舊金山灣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