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鋰電池原材料廠商擴張迅速,當達產後產能釋放,將大大改變現有的供應格局。中國是鋰電池的生產重鎮,不僅有中國本土廠商,也有國際大廠在中國設廠生產,原材料在中國本土採購能降低運輸、關稅成本,且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和中國政府的扶持也促進原材料生產成本的降低。中國已在各領域有一定技術積累,正逐步縮短與國外領先廠商的差距,且資訊、人才的全球化流動也將淡化技術的國家阻隔, [...]
儘管台灣廠商在電池材料或電池芯上競爭優勢較弱,憑藉著在模具設計及成本控制上的優勢,台灣廠商在18650電池模組上具有與日、韓廠商平起平坐的能力。面臨電池芯廠切入NB鋰電池模組業務,電池模組組裝廠不論在成本或開發時程方面都處於弱勢。高分子鋰電池短期內不致有太大威脅,但隨裝置輕薄化及平板機崛起,對電池模組廠將有不利影響。 [...]
隨著互聯網產業的日益成熟,移動互聯網趨勢勢不可擋,而全球投資人對中國移動互聯網的軟實力關注程度,已遠甚於台灣硬實力資優生。隨著全球電視影音技術不斷推陳出新,結合網路、廣播電視、傳統電信與行動服務的四網融合,也同時推動消費者行為的演進,消費者觀看電視內容的管道,正從過去電視單一螢幕轉向多螢幕發展。 [...]
本文回顧2010年中國半導體代工業的發展狀況,預測主要廠商的營收,並對這些廠商的投資計畫進行分析。最後分別從IC業者與製造業者角度,闡述半導體代工廠的未來發展模式,以期能對中國半導體代工業者有所啟發。 [...]
Samsung與LGD各自囊括3~4家NB品牌的主要面板供應,因此2011年Samsung與LGD將有機會出貨6,500萬片與7,000萬片的NB面板;而台灣的友達、新奇美2011年NB面板的出貨,則有機會上看5,000萬片與3,000萬片。Samsung與LGD各自打入2~4家TV品牌的主要面板供應,因此2011年Samsung與LGD將有機會出貨5,00 [...]
回顧2010年全球IT需求帶動半導體穩健成長,突破金融風暴前高點;展望2011年產業前景看俏,iPad平板電腦風潮,將引領台灣廠商脫離PC需求疲軟及DRAM價格下滑影響。2010上半年大好,第三季末開始出現持平,第四季營收緩降至2011年第一季中,預計由V型反轉轉化成W型反轉,於2011年農曆年後,打底反彈上升;而平板電腦、智慧電視掀風潮,開創新應用服務世代 [...]
從2010年開始,幾近全數的手機大廠都轉虧為盈,但仔細觀察手機市場有了全新的脈動,原本一些國際大廠如Motorola、Sony Ericsson等,整體排名不再穩固,甚至掉出前5名外,這個情形在2011年會更為明顯,而宏達電迅速崛起的同時,這2家傳統的國際龍頭大廠,將再下滑1個名次。整體而言,這些手機大廠獲利及出貨量的關鍵因素,都直指智慧型手機,所以可預見智 [...]
© 2025 拓墣科技 及/或 集邦科技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