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墣觀點】電信大老齊喊落後,台灣行動支付的明天在哪?
台灣行動支付的龜速發展,早以讓跨足這塊領域的科技大老們哀聲嘆氣、大力抨擊。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日前就表示,目前台灣的現金使用比率仍高達約 80%,行動支付發展速度還是走得太慢。而早在今年上半中華電信前董事長蔡力行眼見 Apple Pay 成功登陸,就已狠批台灣行動支付進展如同牛步,「令人失望」。
話雖如此,目前國內除金融、電信業者仍在努力外,「GOMAJI」、「歐付寶」、「街口支付」、「LINE Pay」等 6 款以掃瞄條碼進行支付的 App 仍輪番上線,一起努力衝刺,企圖做大這塊市場。
業者仍爭相搶進,行動支付市場前景真那麼夯?
根據拓墣產業研究院的預估,2017 年全球行動支付市場規模高達 7,800 億美元,年成長率超過兩成,至 2020 年市場規模仍將扶搖直上。目前行動支付發展最快的,是智慧型手機普及率最高的美國市場,美國市場也自然成為 Apple Pay、Samsung Pay 等支付方式欲攻下的第一座灘頭堡。中國市場更是最具發展潛力,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早已成為生活必備,而今年 12 月起,微信支付終於在中國近 2,500 家星巴克門市開通,未來中國更有望超過美國,成為星巴克全球營收最大的市場,行動支付對產業版圖的改變與商機絕不容小覷!
這麼巨大的商機,國內業者當然也不想錯過,玉山、中信、國泰等銀行、電信三巨頭,甚至網路服務平台商 LINE、PChome 等業者,都前仆後繼地投入這塊市場,可是兩年來,台灣行動支付市場起飛動能始終不足。拓墣報告指出,行動支付具有的強烈地區性特質,決定了各地區發展速度。這樣看來,以台灣而言,受到最大的地區性限制又是什麼呢?
法規限制多,業者有志難伸
台灣於去年 1 月通過第三方支付法,至今年 6 月金管會才鬆綁「身分確認機制」,增設手機號碼可開戶「第 0 類」帳戶選項,即允許用手機號碼可註冊為會員,惟又限制每月代收代付金額上限為 1 萬元,不得儲值。相較全球數位金融已發展至 Bank 4.0,金融科技(FinTech)規範已涵蓋第三方支付等的階段,台灣開放速度依然被狠甩在數條街外。
為什麼台灣金融法規開放這麼慢?開放後還有東一塊但書、西一塊門檻?據了解,政府一貫的保守作風,以及傾向保護金融業者的立場,才是最大的癥結所在。
金融業者看待行動支付的態度,則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若政策放行 Apple Pay 等手機業者挾大量使用者優勢殺入市場,銀行就不得不與之合作,和其他支付業者分一杯羹,但若能自己做,又何苦肥水落入外人田?若政策開放第三方支付,將可替代傳統金融機構部分功能,銀行當然不願讓龐大商機拱手讓人。
台灣本在行動支付就已落後,國內業者垂涎這塊市場的同時,又擔憂開放了會被國外較成熟的業者取代,因此站在政府立場,保守的法規除了能避免變動造成的金融風險外,背後也有諸多維護現行金融體系利益的考量,而換來的代價,便是市場發展停滯。
各國與台灣現今發展狀況
來看看其他國家的例子。美國的行動支付是由星巴克等零售業者率先推出,透過龐大的會員數養成消費者使用習慣,支付型態逐漸成熟,引領更多業者加入。目前美國主流的行動支付採 Apple Pay 的解決方案,和信用卡綁定,對現行金融體系利益、法規上的衝擊較小。而中國則因法規環境限制少,行動支付一開始由阿里巴巴等網路業者帶動,也在龐大會員數支持下營運,奠定成功基礎,至今支付寶已擁有 4.5 億用戶,讓第三方支付成為中國主流支付模式。
反觀台灣,既沒有龐大的內需市場,又沒有足夠開放的政策環境供業者做大,若為保護本土業者緣故限制使用場域、使用模式,將使消費者使用習慣難以養成,回過頭來一樣傷到本土業者。
觀察中國發展歷程,在法規較不完善的情況下,中國對行動支付的政策是採「先放再收」,所以能夠在市場逐漸做大後,再針對不足處進行管制。正因行動支付應用多元,商業模式精彩紛呈,台灣金融法規若能邁開步伐,加速開放,便能在面對如「變形蟲」般的行動支付產業,擁有較佳的應變彈性。
事實上,當支付寶、微信支付主宰中國近 90% 行動支付市場後,Huawei Pay 等支付模式的推動便困難重重,用戶的交易習慣將決定行動支付業者誰能勝出。因此對國內業者而言,提高競爭力,養成用戶黏著度便成為脫穎而出的關鍵,但這一切仍將以法規開放做為前提。
展望 2017 年,台灣行動支付發展儘管步履緩慢,仍是有機會的。支付寶、微信支付在台上線將滿一年,2017 年將是其在台灣市場能否發展出成功模式的一個轉捩點,屆時台灣方面的態度若能更積極開放,將為台灣行動支付帶來一道新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