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全球NTN市場產值上看88億美元,加速5G非地面網路技術發展
隨著5G非地面網路(Non-Terrestrial Network;NTN)技術將在2025~2026年趨於成熟,並帶動5G NTN技術邁入商用化階段,讓全球終端使用者的行動裝置皆搭載衛星通訊功能。TrendForce預估,2023~2026年全球5G非地面網路市場產值將從49億美元上升至88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為7%,在全球5G非地面網路市場產值逐年上升趨勢下,亦會提升晶片大廠發展5G NTN技術意願。
晶片大廠與手機製造商合作加速5G NTN商用化進程
非地面網路(NTN)技術能由低軌道衛星透過上行(Uplink)與下行(Downlink)傳輸方式讓終端使用者在偏遠地區用衛星通訊方式進行資料雙向傳輸,彌補5G基礎建設在偏遠地區覆蓋率不足狀況,隨著5G非地面網路趨勢興起,各晶片大廠為提升衛星通訊功能產品市占率,與各手機製造商合作開發搭載5G非地面網路技術,將衛星通訊晶片透過各式行動裝置滲透到一般終端消費者市場。
目前與手機製造商合作發展5G NTN技術的晶片大廠為高通(Qualcomm)、聯發科(MediaTek)與三星電子(Samsung),其中高通與OPPO、小米與vivo手機製造商合作將Snapdragon衛星通訊晶片整合至手機內,聯發科則與英國手機製造商Bullitt Group合作將雙向資料傳輸衛星通訊晶片搭載在手機中;相較於前述晶片大廠由直接供應方式,提供衛星通訊功能晶片給手機製造商,三星電子完成雙向衛星連結數據技術測試後,將配置衛星通訊功能晶片與旗下手機整合,打造自有衛星通訊生態體系,而隨著未來採用衛星通訊功能的手機製造商增加,亦加速5G NTN技術商用化。
進一步從5G NTN技術所面臨挑戰來看,現階段在5G固定無線接取(Fixed Wireless Access;FWA)與NTN技術同時平行發展前提下,因5G NTN技術尚在初期發展階段,成本競爭力恐在短期內是瓶頸,即便在5G行動衛星通訊手機滲透率持續上升趨勢下,但阻礙消費者採用行動衛星功能仍在居高不下的資費,故5G NTN技術在短期內無法突顯其競爭優勢;從企業端角度探討,仍須待5G NTN技術發展成熟並降低成本後,才能吸引偏遠地區企業用戶考慮採用5G NTN技術發展相關垂直應用。
5G NTN技術快速發展將擴展衛星通訊在物聯網領域的應用
TrendForce表示,NTN技術發展快速歸因於全球低軌衛星覆蓋數量快速上升,目前低軌衛星發射數量最多的衛星營運商為Space X,在2023年3月前共計發射4,002顆,占全球發射比例84%,其次為Oneweb的582顆與Telesat的80顆衛星發射數量,而規模較小的衛星營運商Iridium、Globalstar與Inmarsat共計發射104顆衛星;隨著低軌衛星有望在2026年達到全球覆蓋目標,亦帶動聯發科與三星電子晶片廠商發展IoT NTN解決方案,進一步探索衛星通訊在物聯網場景應用,整體而言,衛星通訊功能普及與物聯網應用發展將成為5G NTN技術商用化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