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推展智慧機械創新,機器人技術與人工智慧科技將是關鍵
台灣人口結構老化、勞動人力縮減與產業競爭優勢流失等已成為急需解決的課題,新政府為促使台灣製造業升級轉型,欲透過智慧機械創新,使產業結合物聯網技術,朝智慧化生產、智慧機器人運用的工業4.0目標前進。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究所光電暨創新技術資深經理柏德葳表示,台灣的協作型機器人已有卓越的研發成果,除需持續技術創新與導入製造業升級轉型外,未來隨智慧服務型機器人等應用需求逐漸開展,更應提升軟體實力,將人工智慧納入政策方針才能趕逐先進國家發展。
協作型機器人結合視覺辨識系統,實現智慧彈性製造
台灣製造業除半導體與光電產業的自動化程度高外,電子組裝、金屬加工業與傳統產業等自動化程度相較之下偏低,因此台灣相關廠商,包括多軸機器人、機器人控制器與系統整合廠商等均積極結盟、合作,共同開發針對各產業領域的機器人與高度彈性自動化生產設備,以期促使產業升級轉型,如研華與上銀科技的策略聯盟。
過去工業機器人的角色是扮演大量生產、執行重複性高的工作,甚至用來搬運重物等,近年來製造業思維正在質變,從原本的取代人力轉為人機協作,尤其在多樣少量生產、產出流程複雜等領域。柏德葳表示,透過精準視覺辨識系統與感測器,協作型機器人不僅扮演輔助人力的角色,更提高生產彈性、工作效率。
近來除歐美廠商推廣協作型機器人取得不錯的成績外,台廠廣明光電自創Techman Robot品牌開發的台灣第一台6軸垂直關節式協作型機器人,曾在去年東京機器人展(iREX 2015)首度發表,吸引歐美廠商高層與開發者關注。尤其該協作型機器人透過內建視覺辨識、整合手引教導系統的創新,不需額外的系統整合,使用者產線應用門檻大幅降低,可為IT、3C組裝與中小企業等減輕負擔,快速導入智慧彈性生產運用。
人工智慧科技成為已發展國家的戰略,台灣應積極加入腳步
此外,智慧服務型機器人在金融、服務業等應用日益多元,更凸顯結合人工智慧科技發展、大數據分析與雲端服務平台等三方的重要性。柏德葳表示,台灣機器人產業除發展機器人、控制器與關鍵零組件外,更需強化其軟體的發展並納入人工智慧技術,才能創造機器人產業更多價值,如谷歌AlphaGo在圍棋賽大敗韓國高手李世乭,即具標誌意義。美國、歐洲、日本、韓國與中國均已將人工智慧科技列為國家戰略之一,台灣更應積極投入。
柏德葳進一步指出,人工智慧科技不僅能強化智慧機械製造與創新優勢,也促使智慧服務型機器人更能快速投入職場以彌補因人口老化導致的勞動力缺口。台灣已具備成熟的網絡環境與資通訊科技,能夠構建大數據分析與雲端資料平台,除大數據是人工智慧發展的基礎外,包括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辨識與圖像辨識等軟體人才的養成將是關鍵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