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0年代未期,台灣光電產業發展快速,造就了光碟、TFT-LCD和光纖通訊零組件等明星產品,亦突顯所謂光電產業乃由多個特性不同的產業所組成,不論從技術相關性或行銷經營層面來看,將之統合為一特定產業都顯得牽強。例如光纖通訊市場的成長和光儲存、LCD等幾乎完全沒關連。 光電技術普遍存在的最大問題即是沒有共通的標準,難以發揮經濟規模的效率,亦造成其過度獨特化及封閉 [...]
Dell在1998年正式以直銷模式進軍中國的PC市場。 由於直銷模式奏效,Dell在2002年第一季產品出貨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5%,成為中國十大個人電腦供應商中的第四名,是中國PC市場當中成長最快的電腦廠商,而中國也成為Dell在亞太地區的第二大市場。 本文從Dell在大陸PC市場的發展現況為出發點,進一步地對Dell在大陸市場所採取的進入策略加以剖析 [...]
台灣廠商若要以免持式通訊套件切入Telematics產業,首先,應先避免國外多數大廠在進行Telematics相關產品的設計及製造時,單純的僅以供應商的思考模式,而推出不符合使用者成本效益的產品。其次,在產品的定位方面,應先忽略價格因素,朝開發適用多種手機品牌與機種的免持式車用通訊套件切入,如下圖I 與Ⅳ區;之後再將價格因素納入考量,推出既能提供相容於多種品 [...]
NTT DoCoMo i-mode服務用戶數的成長,原預訂目標是第一年達200~300萬用戶,三年後達到1000萬用戶;然而,i-mode服務在第一年12月23日即達300萬用戶(超過100萬用戶的臨界數量),第二年8月即達1000萬用戶。目前,i-mode服務的用戶數已超過3300萬,可以說已經經歷過S成長曲線的「起飛期」、「快速成長期」,而進入「成熟期」 [...]
雖然WLAN近來新聞性十足,但實際發展仍在起步階段。根據拓墣產業研究所(TRI)估計,目前全球10億PC(包括Notebook)用戶及5億上網人口中,使用WLAN設備進行上網的用戶不到1﹪,成長潛力仍大。不過目前市場區分為企業及個人的方式應加以修正,轉為關注各種上網終端產品是否適合搭配WLAN來作區隔。隨著價格持續下探,無線網卡可望成為Notebook及PD [...]
無線區域網路原本是有線區域網路的延伸,因此兩者架構其實相似。然而公眾無線區域網路的服務模式興起後,替連結Internet增加了移動性,相對的也衍生許多待克服的議題。以GPRS或3G提供行動數據服務,一直是各國政府及電信業者念茲在茲的理想與目標,然而卻礙於供給與需求等多面向因素,至今未能實現。網際網路所創造的革命已深遠的改變了人類生活,結合並落實WLAN與GP [...]
『年初一片看好,第一季看到春天榮景氣象,第二季對盛夏熱潮的期盼落空,下半年看淡甚至唱衰者比例在增加中,有跳過夏天轉為秋天涼意來襲的氣氛』。--拓墣產業研究所(TRI) [...]
中國市場的消費性電子產品近年來有逐漸發酵的味道,以數位相機來說,雖2001年僅銷售18.5萬台,但是在技術不斷進步、成本不斷下降的情況下,現階段價格已經逐漸來到合理價位,也逐漸吸引消費者目光,CCID預估2002年全中國銷售約38.6萬台,至2003年會有71.5萬台。目前中國市場以外國品牌為主,而在中國廠商及台灣廠商加入後,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但也因為競爭 [...]
© 2025 拓墣科技 及/或 集邦科技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