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8年PC Wireless Connectivity半導體市場預估

2004~2008年PC Wireless Connectivity半導體市場預估

UWB很可能成為無線的USB(wireless USB),它能在30英尺(大約9公尺)的範圍內,和各種行動裝置與消費性電子產品連結,傳輸率可達480Mbps。而企業用的UWB也能夠以隨意的(ad hoc)方式,成為NB、PDA與其它週邊裝置連結,並分享多媒體資訊的主要途徑。 [...]

台灣和中國半導體產業銷售收入比重

台灣和中國半導體產業銷售收入比重

觀察海峽兩岸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可以發現到由於發展時間、空間背景和政府政策推動時點的差異,導至目前海峽兩岸在半導體產業結構比重上呈現迴異的發展。 目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IC設計、製造和封測產業比重分別為12.78%、17.21%和70%,主要著重在半導體產業的後端製程。而台灣半導體產業的IC設計、製造和封測產業比重分別為23%、58%和19%,產業結構較為平均 [...]

台灣面板廠商與LCD TV有關之主要次世代生產線量產時間

台灣面板廠商與LCD TV有關之主要次世代生產線量產時間

TRI認為面板五虎持續加進最直接的受益者將會是面板廠本身的集團下游業者,其次為具有能力吃下較大產量之系統業者,再其次才為零星訂單業者;而環顧面板廠之下游集團佈局,奇美的新視代、廣輝的廣達、鴻海的華升與友達的明基等資訊業者,將是潛力明星。其中,新視代目前擁有美國西屋的合作關係,廣達同時掌握Panasonic、Gateway、Dell等橫跨資訊與消費性電子之訂單 [...]

四個象限的演變歷程

四個象限的演變歷程

相較於第三代行動通訊系統,超3G(B3G)系統具有IP-based的網路架構,並整合異質網路形成無縫隙的通訊環境。日本計畫將B3G於2010年開始商用化,到了那時候,通訊市場上將同時存在著3G 與3G 以外(超3G、無線LAN、Bluetooth等)的無線通訊服務,充斥著免費與付費的服務,如此將會對行動通訊市場產生重整作用。我們可以由4個象限的歷程來探討20 [...]

可攜式面板2003~2006價格區間預測

可攜式面板2003~2006價格區間預測

表中的預測數字透露以下的訊息: 1.3.8吋的QVGA a-Si TFT LCD在上有3.8吋QVGA LTPS與下有3.5吋的QVGA a-Si TFT LCD夾擊下,預期往後三年期面板價格下滑速度居這個區間之冠,總下滑幅度為24.4%。 2.4吋QVGA LTPS面板由於預期接下來投入的廠商及數量有增加的趨勢,其價格下滑幅度將為QVGA LTPS這個 [...]

全球主要CA供應商

全球主要CA供應商

條件接取(Conditional Access;CA)是數位電視未來提供付費電視、互動服務不可或缺的關鍵,若CA問題遲未解決,將形成未來數位電視成長的最大阻力。CA系統是植基於技術、高風險的市場,但報酬也相當高,目前CA系統的先進技術皆掌握在歐洲業者手中,所以全球CA市場幾乎是歐洲業者的天下,其中英國的NDS在合併了Canal+ Technologies旗下 [...]

台灣WLAN設備業者上下游合作伙伴

台灣WLAN設備業者上下游合作伙伴

就台灣WLAN產業鏈結構觀察可以發現WAPI標準在短期內形成的衝擊將從上游晶片業者向下發展,以目前TI對中國表達合作意願的態度,將有利於目前下游合作業者如陽慶、中華電訊及友訊等在中國市場的開展,尤其是這些業者多以自有品牌產品為主,可說是一利多因素。至於態度強硬的Broadcom將會喪失打開中國市場的先機,其下游的台灣合作業者,如建漢、正文、國電與亞旭等也將面 [...]

LCD TV 產品之主要技術發展

LCD TV 產品之主要技術發展

我們以技術發展情況來看今天的LCD TV產品,可以發現就整個技術演進而言,2004年的LCD TV的產品可能只是符合消費者收視上的基本要求,如果要LCD TV整體的表現達到CRT電視甚至超越它,至少要到2006年後,因此,如果在2004年或2005年時去購買LCD TV,行為上並不是購買消費家電產品,而是資訊家電產品,因為過兩三年後就要換新以追上市場潮流,也 [...]

宣傳推廣

新聞稿

傳Tesla暫停生產Optimus,技術瓶頸將引領人型機器人產業轉型

近期中國供應鏈傳出Tesla將暫停生產人型機器人Optimus的消息,根據TrendFor [...]

地緣政治、美國出口禁令影響,2025年AI server出貨年增幅度略減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北美大型CSP目前仍是AI server市場需求擴張主力 [...]

中國補貼政策拉動,1Q25智慧手機生產量達2.89億支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2025年第一季全球智慧手機生產總數達2.89億支,雖然 [...]

AI強勁需求驅動,1Q25全球前十大IC設計廠營收季增6%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2025年第一季因美國關稅政策促使終端電子產品備貨提前啟 [...]

關稅效應與中國補貼政策延續,減輕1Q25淡季效應,晶圓代工營收季減收斂至5.4%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2025年第一季全球晶圓代工產業受美國新關稅政策引發的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