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興起大幅改變零售廠商的競爭態勢和營運思維,電子商務崛起更讓傳統零售廠商不得不開始面臨網路數位化帶來的衝擊,隨既有商業模式的成熟和越來越多變的消費者,零售廠商也開始學習必須以創新來改善越來越低的毛利,提升顧客忠誠度和回流率;而導入物聯網架構就是相當具有價值的方式,藉由各種感知進一步瞭解消費者習性,再藉由大數據和資訊系統的分析整合,做到更個人化的貼心服務和 [...]
同方國芯提出私募800億元人民幣增資案,主要用於建造Flash工廠(75%)、收購力成25%(4.7%)與收購產業鏈上下游廠商(20.3%)。 同方國芯800億元人民幣增資用以打造Flash一條龍 S [...]
智慧醫療是透過資通訊技術整合、巨量資料、雲端運算與行動裝置,打造以病患為中心的醫療服務。台灣政府以電子病歷作為推動醫療巨量資料整合的重點工作,隨電子病歷發展進程走向網絡化和頭戴式裝置硬體快速發展,也逐漸完善智慧醫療基礎建置,推動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在醫療上的創新應用。 電 [...]
2020年和2025年製造業各項主要指標,分為創新能力、品質效益、兩化融合與綠色發展,分別列出如下表;但各指標範圍極廣,要如何達成尚未看到細部規劃內容。 2020年和2025年製造業主要指標 Sour [...]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Pike Research報告,無線充電市場規模至2020年會有15.1%年平均成長率,屆時不單是行動裝置,就連家電和一般基本設備都會大幅仰賴無線充電技術,特別是無線充電技術若能將其安裝在停車場或道路上幫電動車充電的話,就能有效解決電動車充電時間過久和電池行駛距離過短的問題,對電動車產業的成長而言,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
影響消費者購買慢速電動車眾多因素中,續航力、價格與安全性仍排在優先位置,以續航力方向看,能讓消費者放心使用的續航力必須要超過平均1天使用距離的2倍左右;在價格方面,6成以上消費者只願意支付10萬元新台幣以下購買慢速電動車;另外,安全性也是消費者對選購慢速電動車的重要考量點之一。除此之外,智慧化解決方案對消費者來說的確有助於解決目前電動車發展上的障礙,最大優點 [...]
Apple Watch並沒有如預期般帶動智慧手錶需求,因此消費者還是選擇產品功能明確的智慧手環,2016年最主要的穿戴式裝置仍舊是智慧手環。由於宏達電、Oculus、Sony等廠商的VR裝置在2016年將大規模出貨,在不少軟體開發商的支援下,將會吸引不少消費者購買,預估將會達到1,400萬台銷售量。 [...]
隨著智慧型手機和行動裝置的帶動,台灣電子產業近幾年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台灣IC製造領域一直都是全球市場的亮點,2015年台灣指標性企業台積電全球市佔率高達53.7%,成就斐然。雖然智慧型手機和穿戴式裝置推陳出新,暫時支撐全球IC製造廠的營收成長,但隨著中國經濟成長趨緩,新興市場硬體建設跟不上腳步,使智慧型手機需求成長趨緩的效應逐漸浮現,業界普遍看好的未來趨勢- [...]
© 2025 拓墣科技 及/或 集邦科技 版權所有